新闻动态
详细内容页
内容页 < 公司动态

经念辛亥革命百年——孙中山外交思想感悟

今年是伟大的辛亥革命爆发一百周年,每每想到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运动,无不让我辈后人心潮澎湃。在此,谨以孙中山先生之外交思想为题来回顾始于辛亥革命百年来中华民族复兴之路。

辛亥革命爆发后至民国建立初期,孙中山先生十分重视外交活动,他曾一度认为革命能否成功要么靠武力,要么靠外交。并从革命开始,即着手于主动开展与两方列强的外交活动。

纵观孙中山先生的外交思想,其始终以主权、发展、平等为核心内容的爱国主义贯穿其中。

首先,强调国家主权。孙中山先生认为一个现代政治制度的国家,必须体现在国际上的主权独立与国内的主权在民。中华民国建立之初,孙中山为使西方列强承认中华民国而积极奔走,并努力寻求英、法等国对新生国家的财政支持。

其次,开放经济。孙中山认为自明治维新之后使日本成为强国之路是外交上“开放主义”的成功,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希望引进外国资本来帮助中国经济实现快速发展,当然他也强调“引进外资”不能牺牲国家主权,孙中山先生的“引进外资”思想是一种主动利用外国资本发展自身的经济思想,打破了保守的“外资恐惧症”,显示出孙中山先生的远见卓识。

其三,争取平等。当英、法等四国提出以获得“财政监督权”为条件的政治贷款来支援民国时,孙中山先生不赞成签订这样的条约。同时,多次向日本提出,希望修改之前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并放弃先前领事裁判权等特权。在确立联俄的外交政策后,孙中山先生的外交目标以“修改不平等条约”发展为“废除不平等条约”。

以上三点是孙中山外交思想的全部精髓,也是他毕生所追求的理想。但在当时列强环肆,国家疲弱的大环境下,其外交理念及实践之路走得异常艰辛。同时,在不断发展中也经历了一个从理想走向现实的过程。“弱国无外交”是那个时期中国外交领域的真实写照。在民国建立之初,孙中山先生对西方列强抱有很深的幻想,并且希望以承认列强在华取得的特权来换取帝国主义对民国的承认。甚至一度提出“联日救国”的主张。但在屡遭西方列强百般冷遇后,孙中山开始认识到西方列强并不会真正救中国。绝望中的孙中山看到了苏俄革命的胜利,以至晚年的孙中山思想上起了质的变化,终于彻底放弃了对西方列强及日本的幻想,开始追求“中华民族的自我解放”,并第一次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民主义政策。

孙中山外交思想的转型,即超越了慈禧“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投降外交,也超越了晚清洋务运动的妥协外交,从而为辛亥革命与中国的外交实践写下了不朽的篇章。他在当时对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的一些看法甚至今天仍不为过时。尤其是孙中山先生提出的太平洋地区将成为世界中心以及广阔海权之于中国的重要性等前瞻性思想,现已被当今验证。

作为一个世纪前领导中国掀起轰轰烈烈反帝、反封建宏伟革命的伟人,孙中山先生的外交思想及转型之路理当引起国人更多的研究和反思。它昭示了中华民族崛起之路,也预言了中国走向世界中心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