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头芳草萋萋、江河奔涌,祁连山下松柏如云、碧水常流,青海湖上烟波浩渺、百鸟竞翔,湟水谷地山清水秀、五谷丰登……把这一幅幅壮美的画卷组合在一起,诗一般的“大美青海”便呈现在了世人眼前。
曾几何时,三江源区草木枯竭、黄沙蔽日,大面积的草场退化让昔日的美景黯然失色,黄河报警!长江告急!连绵千里的祁连山也因采矿伐木而导致水土流失,苍翠的松柏日渐稀少,奔腾的黑河水量骤减;碧波千里的青海湖也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因素湖面萎缩、湿地干涸;湟水河也惨遭蹂躏,来水减少、污水横流。
生态保护迫在眉睫,重塑山河,时不我待!青海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深远的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拉开了帷幕。
三江源是大美青海的主体和标志。2005年起,总投资75亿元的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一期工程在青南地区全面实施。退牧还草、生态移民、建设养畜、黑土滩治理、天然林保护,一系列项目和措施在广袤的青南草原逐步实施。通过全省上下各级党委、政府及广大干部群众7年多的共同努力,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宏观结构局部改善,水源涵养能力整体提高,草地退化趋势逐步遏制,森林生态功能增强,水土保持能力提升,生物多样性增加,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三江源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2008年,我省提出了实施“生态立省”战略,肩负起保护建设“中华水塔”三江源的历史使命与责任。
2011年11月16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会议决定建立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把三江源生态保护进一步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批准实施《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这是对2005年批准实施的《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与建设总体规划》的进一步继承、深化和发展,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将启动新的引擎,迎来新的机遇、带来新的希望。
2012年我省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绿色青海”的意识已在深深植根在每一个青海人心中。
绿色是大美青海的基调和主色。2010年5月,全省林改工作正式全面推开,植树造林、绿化山河的壮举也进入高潮。通过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建设、野生动植物保护等一系列工程,目前我省的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2%,全省城市绿化覆盖率已达到22%。森林覆盖率的提高和城乡绿地的增加极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近几年来,全省降雨量明显增加,河水流量加大,青海湖面积连续五年增加。同时,年蒸发量减少,水土流失得到控制,自然灾害减少,全省气候明显变好,全年风沙天数减少,空气质量不断得到改善,人居环境更加宜人,实现了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新跨越。
三江源生态工程和环湖地区生态治理催生了生态畜牧业的强势发展。环湖地区乃至青南和祁连山下,广大牧民已经转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以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等形式,把舍饲圈养、畜产品深加工等现代畜牧业搞得红红火火,形成了生态好转、产业升级、群众受益的良性循环。改变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的绿色产业也从此崛起在高原。生态文明建设引发的绿色经济、绿色产业如雨后春笋,在青海各个经济领域崭露头角。生态畜牧业、生态农业已经被更多的农牧民所接受,并在千里草原和海东大地全面实施;生态旅游业已成为青海旅游的标志和旗帜,每年吸引百万国内外游客来青旅游,大美青海的品质在提升,大美青海也从此为世人所关注。
与此同时,西宁市和海西地区以循环经济为理念,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先后制定了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等方面的制度办法,出台了差别电价、以奖代补等环境经济政策,许多高耗能、高污染企业逐步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一大批节能、低耗、低排放的新兴产业。通过一系列工程的实施,如今的湟水河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据环保部门监测,2012年,湟水河全流域水质状况基本达到国家控制目标,湟水河污染治理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配合湟水河的治理,西宁市先后实施了南川河和火烧沟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同时不断加大植树造林、水土流失及土地治理力度,大南山生态绿色屏障工程启动实施,西宁地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南川河两岸和滨河路、湟水公园、麒麟湾公园已成了市民和游客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要金山银山,更要碧水青山!我们绝不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增长,一定要保护好“中华水塔”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定要建设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家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生态支撑。正是有了这铿锵有力的誓言,青海的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不断深化、捷报频传,各族人民建设“大美青海”的信心倍增。正如十八大报告中号召的那样: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