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详细内容页
内容页 < 行业动态 <

扶持奶牛养殖或将平衡奶源供给

   “今年比去年减少产奶牛近200万头,奶产量下降近15%~20%,成本上升、奶源短缺造成原奶价格持续上升,原奶价格将维持高位。”近日,一位专家如此表示。随着国内奶制品市场进一步开放,与全球市场接轨的情况下,国内养殖技术难以抵御外来奶制品冲击,大量散户加速退出带来的奶源供给失衡恐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解决。

    产奶牛大幅减少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经过5年整顿,中国奶业基本恢复到事件以前的水平。根据官方数据,去年,奶牛存栏数从1200万增加到1400万头,鲜奶产量达到3700多万吨。

    一位长期研究奶业的专家透露,去年年末,产奶牛为800万~900万头,经过一年多的时间,由于散户的快速退出,以及规模化养殖速度赶不上奶农退出速度,再加上疫病的困扰,奶牛头数减少了20%~25%,也就是产奶牛减少了200万头。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高级分析师也表达了类似观点,他告诉笔者,目前产奶奶牛大约700万头,比去年同期减少100万到200万头。

    业内相关专家甚至预估,今年由于产奶奶牛头数减少,原奶供应量和奶企加工能力差距扩大至50%,所以出现全国性奶荒和抢奶现象。

    奶农养殖积极性难调动

    去年散户大量退出是受到了牛奶价格较低的影响。内蒙古锡林郭勒一家奶站负责人表示,由于收奶价格长期处于盈亏点附近,奶农养牛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牛肉的价格开始走高,奶农杀牛卖的钱不比养一年奶牛赚的少。

    一位奶业专家透露,杀牛形势很严峻,去年以来,杀牛占比达20%,多数散户饲养的奶牛都是低产牛、杂种牛,但是数量大,老弱病残的牛基本上都杀了,好奶牛也没有逃脱厄运。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奶业分析师指出,其实也不是奶农不愿意养牛,从现在政府扶持来讲,财政补贴和各种措施都是偏向规模化养殖场,奶农得不到多少好处。规模化的养殖场在政府扶持下越来越大,动不动几千甚至上万头的规模,但这么大的规模也不是马上就能达到的,配备、人工等都不是马上就能跟上的,各种原因最终造成国内奶源比较紧张。

    牛奶业恐陷“大豆危机”

    业内专家估计,明年如果不出现极端情况,全球奶粉价格会下降,进而带动国内价格的回落。

    因此,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高级分析师表示,随着国内奶制品工业与国际接轨,国内奶制品原料等价格将很难偏离海外价格。另一方面,国内奶制品工业发展落后,特别是奶牛养殖环节很难与海外抗衡,导致国外奶制品加上关税、物流等费用后到岸价格依旧不高于甚至低于国内奶制品价格,散养户将很难与海外养殖业抗衡。因此,原奶价格依旧很难支撑起国内奶牛养殖业的发展。

    该分析师坦言,当前国家应该加大对奶牛养殖环节的扶持力度,提高补贴,并且补贴要真正惠及奶农,毕竟目前我国还有很高比例的奶源由奶牛散养户提供。同时,对进口奶制品加以引导,制定进口奶制品技术标准,保证优质奶制品进入国内市场,避免一些低廉劣质进口奶制品披着“洋牛奶”的外衣进入国内,以较低价格冲击本土奶制品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