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之旅,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也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许久的愿望得以实现。但是延安对我记忆犹新的却是一件特别不会引人注意而且是异想不到的小事。
那天,我们参观枣园,在讲解员的讲解陪同下,我们走马观花的浏览着一个又一个革命先驱居住过的窑洞,和我们前后脚参观的是一个特别显眼的老年团,从他们斑白的头发可以判断出他们的年龄应该是六十往上的居多,但是更引人注意的是他们的穿着:头戴一顶有大大帽檐的遮阳帽,上身穿着巨厚的羽绒服,有长款的,有短款的,下身却是很超薄的运动裤,脚蹬一双旅游鞋。而同行的我们可大多数都是t恤外搭一件小褂。听口音有些难辨,似乎不是南方人,当然更不是北方人。当天赶上天空下着小雨,走在有些光滑的小路,隐约我们可以听到他们在互相提醒“注意脚下”。
参观完毕,在大家都狂奔去买特产狗头枣的时候,我和几个同伴去了卫生间,里面人稍多,我们几个轮上的叮咣关门解决问题,轮不上的站在门口催着同伴,快点,快点,并嘻嘻哈哈打闹着高声讨论着旅途的趣事。在我们几个一行出来在外面洗手池上洗手时,我们很惊讶的看到了另一幕:正是刚才和我们一块参观的那些老人,她们四五个人没有径直到卫生间里面的门上等待上厕所,而是在洗手池间通往卫生间的拐角处就排队静静地等候,而且因为她们互相说话的声音远远没有我们的分贝高,以至于我们要离开时才发现她们的存现,看到这些老人这样礼貌文明的排队,我们不禁有些脸红,而且不好意思,有些不知所措。我们中间有嘴快的上去询问,得知这些老人是台湾的,我们更是惊讶之中不由的敬佩,台湾人参观我们的共产党根据地,说明他们也很敬佩我们的共产党,敬佩我们的毛主席;排队上厕所看是小事,却是一个文明素质形象的体现,我们一行大多是共产党员,大多是年轻人,来延安体会延安的精神,重温共产党人的作风,却恰恰忽视我们举手之间的动作,忘记了小事可以体现一个人的品质,反映一个人的素养,粒米成箩,聚沙成塔。
“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方能就其高”。或许我们太过忙碌,或许我们身处重任,可是正是这些白发苍苍、佝偻的老人在延安这么有教育意义的地方给我们上了人生中深深的一课:生活中有队,心中更应该有队,“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